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满足制造强国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专家同堂授课品牌课程《智能制造的重大工程案例》,由校内专家与国家重点行业企业专家同堂授课。
12月15日,雷达汽车CEO凌世权应邀为我院2024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带来题为《变革下的汽车智能制造探索》的精彩报告。
凌工程师授课主题
凌世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雷达汽车CEO、清华五道口特聘讲师;1997年7月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曾任吉利汽车高级副总裁、经管会成员、极星项目指导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先后主导吉利杭州湾工厂、领克余姚/梅山/张家口工厂、极氪未来工厂、极星工厂、淄博工厂等百亿级汽车工程项目10余项;曾负责涵盖本田、吉利、极氪、领克、路特斯、沃尔沃、极星、Smart、雷达品牌全新开发/改款产品的工程技术工作;主持国家重大专项1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10余项。
凌工程师的报告围绕“汽车行业的变革”、“智能制造的探索方向”、“吉利智能智能制造探索”、“吉利智能制造案例”四个部分展开。报告首先回顾了汽车行业的变革历程,凌总深入分析了这一行业从手工作坊到流水线生产,再到现代自动化制造的演变过程。他指出,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生产模式和企业战略的全面升级。凌工程师强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汽车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凌工程师详细介绍了吉利智能制造的探索历程和架构标准。从2014年1月开始,吉利成立了数字化工厂部,以自动化为基础,推动智能化发展。2015年3月,吉利智能制造架构标准建立,强调透明、敏捷、智能的实施路径,以及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到了2017年12月,吉利智能制造架构标准进一步明确,包括设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和物流/能源智能化三个主要方面。设计智能化涉及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和工业平台;生产智能化涵盖智能排产、智能工厂设计、生产作业、物流规划、工厂建设、工厂交付和能源管理;物流/能源智能化则包括智能物流和能源管理。
凌工程师还谈及人工智能在汽车设计、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如何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物联网技术则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使得生产数据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数据的应用则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能力,为企业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凌工程师授课现场
凌工程师还提到,雷达汽车将积极参与行业合作,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学术机构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吉利汽车希望能够加速整个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最后,同学们就汽车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与凌工程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同学们与凌工程师积极交流
本次报告不仅为我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增进学生对汽车智能制造的未来及创新实践的深刻理解,激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与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成为我院打造优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品牌课程的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学院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双方在科研、人才培养和技术转化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图:硕士研究生王鸿
文:硕士研究生李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