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团队,承担大项目——机械工程学院承担并完成海洋能专项项目工作纪实

时间:2020-12-31浏览:1538设置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对标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项目,为国家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李伟教授领衔的海洋能专项项目是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领域首批“十二五”主题项目之一,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是对我院涉海学科和团队的重要肯定,也标志着我国海流能资源探索的重大进步。


一、海洋能项目概况

迄今为止,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共负责海洋能专项项目2项、参加2项,专项总经费共3080万元。其中:

12010年浙江大学在首批次专项项目中承担“60千瓦半直驱水平轴潮流发电系统研究”项目,浙江大学专项经费为300万。项目负责人:李伟。

22015年浙江大学负责“海洋能海岛独立供电系统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浙江大学专项经费为1200万。项目负责人:林勇刚。

32013年作为技术支撑方参加企业(国电联合动力有限公司)牵头项目“2×300kW潮流能发电工程样机产品化设计与制造”,浙江大学专项经费为530万。浙大方项目负责人:刘宏伟。

42017年作为技术支撑方参加企业(南京高精船用设备有限公司)牵头项目“百千瓦级海洋能装备技术优化及海岛应用示范—600千瓦潮流发电机组工程示范与应用”,浙江大学专项经费为1050万。浙大方项目负责人:刘宏伟。

上述项目均已按时并圆满完成现场和会议验收,受到好评。


二、官方媒体为浙大海洋能点赞

(一) “科研复工复产”

20203月底,在党中央、各级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国内疫情情况逐渐好转,为响应中央复工复产号召,由浙大自主研发的650千瓦海流能发电机组在舟山浙江大学摘箬山岛潮流能试验电站恢复并网发电和科学研究。此项“科研复工”工作的报道于2020424日在“学习强国”得到推送。

图注:此项“科研复工”工作的报道于2020年4月24日在“学习强国”得到推送

图注:上述内容于2020年4月22日在《浙江日报》进行报道

图注:上述内容于2020年4月28日在《钱江晚报》进行报道



(二)“科普中国”系列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李伟教授受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邀请,在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系列节目中,围绕我国海洋能资源、海洋能科研、海洋能产业化利用等主题开展介绍,并于2020627日播出。


(三)专项创新亮点

1.形成半直驱大长径比系列化装备

201542日 《浙江日报》报道了浙大60kW潮流能机组及第一个漂浮式平台在舟山摘箬山岛发电运行的情况。该机组2014年下海试验,至2020年底预计累计运行时间超过6年。2015728日《舟山日报》再次报道。

图注:上述内容于2015年4月2日 在《浙江日报》报道

图注:上述内容于2015年7月28日在《舟山日报》再次报道

2016820日《中国海洋报》对浙江大学摘箬山岛潮流能研究进行报道,着重报道了60kW机组,当时已稳定发电超过2年,此时摘箬山岛已建成了2个泊位的潮流能测试平台,并且120kW变桨型潮流能机组已经在平台上并网发电。

2016620日国家海洋局的《海洋专报》上报了浙大60kW120kW潮流能机组发电运行的情况。收悉该“专报”的路甬祥院士给出了批示、意见。

图注:上述内容于2016年6月20日在《海洋专报》报道(含路甬祥院士批示、意见)


2.半直驱整机优化设计和变桨、密封机构占据领域技术制高点

2014年,项目研究成果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技术鉴定,由朱狄、丁汉院士担任正副主任的鉴定委员会结论:“该项目技术难度大,机电液集成度高,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和突破,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长径比半直驱结构,液压变桨和压差防渗的主轴组合密封具有原创性,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图注:项目研究成果于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技术鉴定


三、浙大海洋能为社会赋能

(一)地方产学研用

202061日,舟山卫视就“潮流能产学研”主题现场采访报道了浙江大学摘箬山岛潮流能试验电站,并在202061日黄金时间8点进行播出。


(二)服务海能专项

2018年—2020年期间,浙江大学潮流能试验电站分别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公司杭州江河水电有限公司的潮流能发电机组以及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叶片提供了实海况测试服务,后续还为深圳市中粤海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潮流能机组提供海试。

图注:国电联合动力机组在浙大潮流能试验电站测试

图注:哈尔滨电机厂机组在浙大潮流能试验电站测试

图注:杭州江河水电公司机组在浙大潮流能试验电站测试


(三)海上漂浮电站

2019年浙江大学摘箬山潮流能试验场建成了四个测试泊位,形成了多机组同时并网运行的能力。其中电力系统实现三种运行模式,即并大网(该岛电网物理开关和潮流发电部分机组始终处于并入国家电网状态)、海岛多能互补微网(潮流能、风能、太阳能和储能)和孤立负荷运行模式。

图注:浙江大学四泊位漂浮式潮流能试验电站

图注:并联三平台晨景(左)和新增舟山海上地标夜景(右)

图注:国家海洋局王宏局长等视察指导

图注:浙大邹晓东书记陪同国家海洋局陈连增副局长等视察指导(左)和国家海洋局张连秋副司长等现场验收650kW潮流能机组(右)


(四)专项获奖成果

在国家海洋能专项支持下,浙江大学潮流能技术研究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洋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图注: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注:海洋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图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五)出版首部专著

20207月,由浙江大学李伟、刘宏伟、林勇刚撰写的我国第一部海流能发电专著——《海流能发电技术与装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注:《海流能发电技术与装备》专著


(六)科普教育基地

浙江大学摘箬山岛潮流能试验电站首批次获批“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19912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网站予以报道。

图注:上述内容于2019年9月12日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网站报道


(七)海能队伍建设

在海洋能专项的支持下,浙江大学新能源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生等组成的30余人富有活力的团队。

图注:团队合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