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深海组网接驳技术设备海试成功

时间:2016-09-09浏览:920设置

2016年8月29日-9月6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重大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牵头,浙江大学、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参与建设的南海海底观测网络试验系统,成功完成了在中国南海的海上布放、深海组网接驳测试、海底持续观测等建设任务,并进行了持续数天的连续测试,数据正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岸基服务器上,随时可以通过岸基服务器传到全球各地。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安全监测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灿军教授所带领的HOME(Human-machine and Ocean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team)研究团队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985高校支持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资助下,自国家十五计划开始的十五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深海组网接驳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制,先后成功进行了东海嵊山岛海试、美国蒙特雷湾组网海试、摘箬山岛海试,并于2014年成功建成摘箬山岛高压大功率(10kV@10kW)海底观测网示范系统,一直成功运行至今。在此基础上,今年参加南海海试获得成功,在这次海试中浙江大学研制的接驳盒设备主要承担着海底观测网络的组网接驳任务。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负责为海洋观测设备提供长期有效的10kV@10kW电力支撑和1G带宽通讯链路,可提供多电压等级和多通讯协议的外部扩展接口,可让所有海洋观测设备随时由深海机器人通过水下湿插拔接插件接入系统,进行海底观测网络的功能扩展。本次海试建立的海底观测网络试验系统是国内首次在超过1700米的深海区完成最长距离(约150公里)的海底观测网络组网建设任务,标志着中国海底观测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建设更大范围海洋观测组网的能力。

    浙江大学深海组网接驳技术还于2015年底开始进行了技术转化应用,浙江大学和江苏中天科技集团以及中天海缆公司等多方合资创立了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并成功研发出“水下观测网水质监测系统”新产品,新产品已在北京钓鱼台进行了全国新产品发布。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在本次海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HOME团队张锋、陈燕虎、张志峰参加海试

2运行中的浙江大学海底观测网主级接驳盒

浙江大学海底观测网次级接驳盒水下插拔作业操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