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师情扬帆浙里,暖童心筑梦金沙——记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赴江西九江暑期支教暨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

时间:2014-08-26浏览:264设置

          2014726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赴江西九江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九江市都昌县金沙小学,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青春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思想,开展了为期20天的暑期支教活动。20天的支教生活,交织着青春的热血与贫困的守望;20天的支教生活,印刻着思想的碰撞与心灵的交融。在20天的支教生活中,全体支教队员们用自己的爱与温暖融化了孩子们与外界的隔阂,筑造了一个个大山深处的梦想。

 

伊始,相识

你好,我叫……这是一个简单的句子,却带领着支教队员认识了所有的孩子。站在讲台上,看着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感受着每个班级不同的氛围。幼儿园的孩子天真无邪惹人爱,性子里带了些调皮的玩性,虽然他们眼中的一切都是懵懂的,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群新老师的喜爱。一二年级的孩子活跃可人,仿佛五彩缤纷的色调,亮丽鲜活,他们对于“支教是什么”还似懂非懂,却也十分乖巧听话。三四年级孩子聪明活泼带着些许俏皮,可塑性极好,总是能很好掌握老师教的知识。五六年级乖巧却不失孩童天性,能歌善舞的不少,懂事也善解人意。而七八年级的孩子的确是成熟不少,女生个个乖巧文静才艺多多,男生有着自然的活泼好动和阳光般的温暖笑脸。

课堂,传授

针对当地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课程。除了基本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外,我们还开设了棋类课、手工课、科学课、音乐课、美术课以及舞蹈课,旨在让孩子们培养更多的兴趣,接触到大山外面那个精彩的世界。穿梭在各个教室之间,每一次回眸,总能看见孩子们面对神秘的宇宙求知若渴的眼神,总能感受到孩子们在支教队员的指导下尽情涂画时的成就感,总能发现孩子们面对复杂折纸过程时的心灵手巧;每一次侧耳,都能捕捉到孩子们弈棋时铿锵的落子声,都能领略到孩子们唱歌时酣畅的情怀,都能倾听到孩子们舞蹈时羞涩的笑声。

 

路队,相知

每天的放学时光,是孩子们也是支教队员最轻松的时光。手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微风中,摇曳的是路边的野草,飘荡的是悠扬的歌谣,绽放的是所有人最美的笑脸。路途中,最不缺少的是话题。或是拉着哥哥介绍附近的美景,或是牵着姐姐的手走在一旁说着悄悄话,或是叽叽喳喳地吐槽着同学的糗事。狭窄的道路上有货车驶来,队员们就要暂停这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靠右排成一排,还要牵着幼儿班孩子的手防止意外。有时学生的脚受伤了,路送的男队员就轮流背着送回家。

金沙小学周围的十几户村落都遍布着支教队员的足迹,而孩子们也通过路送的机会认识到了负责其它班级的支教队员。支教团队相信,在成长的阶段接触不同性格的人越多,孩子们的未来就有越多的可能性。

 

家访,收获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也为了更好的开展对孩子们的教学工作,支教队员们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借着每天送路队的机会到孩子们的家里进行家访。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拉着支教队员走进自己的家门,家长的热情也着实让支教队员们难以推却。通过交谈,我们逐渐了解到,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在离家较远地方——例如浙江、广州等地——谋生的父母,只会在年关回家,一过元宵,又纷纷外出。在家乡周围的镇、市工作的父母,则在平时也有回家的机会,有些也会把孩子带到身边生活一段时间。父母不在家,抚养教育的担子自然落到了爷爷奶奶身上。村子里有限的资源使得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相当贫乏。在完成课业和农活之后,大多数孩子只能坐在电视机前或者在山间与同伴玩耍。针对此现象,支教团队和学校合作建立了流动图书馆,由支教团队提供图书,由校方负责图书的管理。

 

同伴,交流

85日,一群特殊的客人来到了学校,他们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支教团队。哈工大支教队伍的领队裘叶展同学带领5位支教队员在各个班级听课、观摩。随后,裘叶展同学与领队胡飞同学、副领队黄志绘同学进行了探讨交流,并相互交换了各自的支教经验。几天之后,应哈工大支教团队的邀请,部分队员进行了回访活动。通过两次交流,支教队员发现,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所受的教育基本上来自于老师和爷爷奶奶,因而缺乏一些本该由父母教导的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同样,单调的教育和单调的生活使孩子们对未来十分迷茫,没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交流结束后,队员们根据这两次的交流对课程和教育方式都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希望给孩子带来更多更好的观念。

 

汇演,离别

这本是两个毫不相关的词语,但是,在这次支教活动中,它们相遇了。文艺汇演的结束,便意味着离别。首先是带着活泼气息的《兔子舞》,欢乐的旋律为文艺汇演拉开了序幕。“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一曲《老男孩》勾起了支教队员们心底淡淡的忧伤。双手随着《隐形的翅膀》缓缓起舞,诉说的是孩子们对以后成长道路上未知挑战的勇气。当干净乖巧的童音唱响《虫儿飞》时,所有的人仿佛置身萤火虫世界。最后,在金沙小学操场上响起的是浙江大学校歌。或许,孩子们不能明白这拗口的歌词唱的是什么,但是,他们会记得,曾经有个暑假,唱起这首歌的哥哥姐姐们带给了他们一段不一样的经历。曲终之刻,便是离别之时。孩子们的眼里早已噙着泪水。支教队员们强忍着泪水,为孩子们发放礼物,将自己熬夜写好的信交给每一个孩子,里面,装满了支教团队对孩子们的爱与期望。孩子们也在黑板上写满了对支教队员们的祝福,纷纷将自己折好的折纸送给最亲爱的哥哥姐姐们。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便这样结束了。

 

或许未来再也不会在醒来的时候收到一束美丽的花朵,或许未来再也不会听到如此干净的嗓音唤着“哥哥姐姐”。世界很小,所以相遇;世界很大,所以分离。20天的支教生活就这样走完了它的旋律。每一刻成长的瞬间,都值得纪念;每一份内心的感动,都值得珍藏;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灌溉。全体支教队员们用自己无私的爱与奉献,为金沙村的每一个孩子树立起了自己的目标,在大山深处播撒着梦想的种子。

机械系赴江西九江暑期支教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