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由安宸毅、娄常绪等同学组成的浙江大学机械系团学联寒假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他们 “在实践中奉献成长”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行遗址。这次实践的目的是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爱国思想,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建设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穿过覆着残雪的庭院,组员们列队安静地步入了418平方米的真实、深刻的历史课堂。登上楼梯,组员们首先看到的是一战后的国际公约对化学武器的严厉禁止和日本一意孤行,在大久野岛设立忠海兵器制造所,并动员了大批学生进行毒剂生产和运送的铁证,仅中海女子高中就有至少332名女学生参与其中。许多参观者面对这些数据都伫立良久,低头思索。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灰色墙上的黑白照片和文字资料先后向参观者展示了日军731部队的建立、罪行与覆灭。
据馆藏历史资料记载,自1932年日军占领哈尔滨之后,细菌和化学武器研制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我国东北,冒着黑烟的焚尸炉照片让参观的同学都倒吸一口冷气,泛黄的老照片上,不曾褪色的是生命的记录——至少3000名中国人、苏联人和蒙古人在731部队的活人细菌实验中丧生,而他们的性命换来的是墙上照片中一份份详尽清晰地记录着“马路大”(日本军队对实验受害者的称谓)感染鼠疫菌和炭疽菌的“报告”。实践小组还一起观看了一个日本老兵回忆屠杀的视频,了解了731部队进行试验的不少细节。
几位组员还注意到了10号展馆中闪闪发亮的锥形瓶、酒精灯、量杯、试管、消毒彩瓶等玻璃仪器,但这些高中化学课堂上常用的仪器都曾是残酷的活人试验仪器,是日军“731部队”的帮凶。小组中一位成员感叹:“用错地方的科学就是文明的敌人,野蛮的帮凶。”
这支装备了高科技的野蛮之师在1945年随着日本战败走向灭亡,然而时至今日他们的罪孽仍未结束——站在近年因不慎接触到残留细菌武器,导致肢体溃烂的受害者照片前,整个小组都陷入了沉默。此外组员们还了解从图片资料中到,从哈尔滨到宁波的广大地区都发现了毒气战和细菌战的弹药,却鲜有日本人有勇气站出来承认罪行。
图注:战后残留细菌武器导致的受害者
一位位参观者走过,都在那张巨幅的“731部队”指挥官石井四郎微笑的照片上投下长长的阴影,像是一种劫后的沉重谴责。
刻有所有受害者姓名的黑色铭牌整齐排列于一条过道两侧,而过道正通向出口——我们从灾难中走过,迎来的是胜利和光明。
图注:受害者姓名牌
然而前路还远不是坦途,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近年来反复挑衅,始终不承认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扩充军力,强占钓鱼岛——中华复兴之路还很漫长,要逆流而上,求是学子更应思过往,立高志,同奋进,以树我邦国,达天下来同!
浙大机械系
寒假社会实践
图/文:安宸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