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和科技经费科学预算培训会概预算申报与审批录音整理稿

时间:2012-10-25浏览:2352设置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来自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科技部评估中心长期以来一直负责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6个领域以及国际合作计划、重大专项、科技惠民计划等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的预算评估工作。今天我想就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精神,谈谈概预算的申报与审核。

我想讲的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预算的两个基本概念、三个基本原则(编制和评审的基本原则)和责任主体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科技计划概算的申报和审核。概算是从“十五”期间,在三大计划的项目层面,或者项目群层面引入的一个管理概念,一般来讲课题层面比较少。第三部分是向大家介绍重点的,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的申报和审批,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对大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概念与原则

一、  概预算作用

首先介绍两个概念:概算、预算的作用。项目概算是确定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投入规模的依据,是项目各任务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经过咨询评议后的项目概算,将作为项目立项决策和控制项目(课题)总预算的重要依据;项目(课题)预算是确定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预算期内经费安排的依据,是课题各任务合理分配和使用资源的基础。经过评估评审后的项目(课题)预算,将作为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从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一下,概算的作用是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预算是规范、有效地使用资源的。这两者的作用是存在很大差别的,这个差别意味着我们在编制审评概算预算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预算更多不是从要钱的角度编制,而是从使用钱的角度来编制。

二、基本原则

98年的“973"计划实施预算管理以来,科技部和财政部,在概预算申报与审核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存在一定的层次关系:                   1、政策相符性原则

概预算应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如有关科目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政策相符性原则主要告诉我们开支范围、标准是什么,政策给出了规定。在对待政策相符性原则的时候,要遵循以下两点:第一、我们说的政策是广义的政策,既包括我们国家科技计划中一些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另外也同时包括国家现有现行有效的各类财经法规,我举个简单的说法,比如事业单位出国的经费是有规定的,会议经费财政部也有相关的规定,差旅费也有相关的规定;第二,政策是一条红线,不能擅自扩大政策中预算科目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的具体规定,对于违反政策的预算肯定是杀无赦,违反政策的不合理的预算是不可能通过的。

2、目标相关性原则

概预算应以任务目标为依据,概预算支出应与研究任务紧密相关,概预算的总量、强度与结构等应符合研究任务的规律和特点。在执行目标相关性原则方面,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把握:1、概预算的支出,不能超出任务规定的研究范围;2、不能跨越任务规定的研究阶段。

3、经济合理性原则

参照国内外同类研究开发活动的状况以及我国国情,概预算应与同类科研活动的支出水平相匹配,材料、设备费等支出应与市场同类产品一般价格水平相匹配,在考虑技术创新风险和不影响研究任务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从国情出发,不能盲目地求新求洋求全,因为设备总是不断地更新换代,所有仪器不要都买新的、最高水平的、最高标准的,只要我们认为需要的范围内合理的安排经费支持;第二、如果能通过市场得到的东西,要以市场一般价格相匹配;第三、尽管科学研究过程存在风险性,不确定性,但是预算编制时还是要参考同类研究活动中的支出水平和雇佣标准,根据以往总结的支持规律以及任务要求来编制预算;最后一点就是例行节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单位已有的条件和有关部门承诺的支撑条件,这些条件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三个基本原则是有层次的。举个例子,一笔经费支持要编入预算,首先我们要考虑政策是不是允许,不符合政策的肯定不能编入,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我们要考虑目标相关性原则,这笔经费支持是不是研究必须的,是不是有必要性,如果有必要性,我们再考虑第三点是不是经济必要来支持这笔经费,所以说三者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同时这三者构成了我们预算编制和审评的基本原则。

三、  责任主体

在十二五科技经费管理改革中,明确提出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是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落实到我们预算责任单位,应当根据项目(课题)任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组织项目(课题)负责人和单位财务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共同完成概预算编报工作,并进行审核把关。也就是责任主体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单位法人,单位法人应该充分发挥责任主体的作用,还要组织课题负责人,同时要组织财务相关人员,科技管理部门,最后由它把关。

 

第二部分、概算的申报与审核工作

概算工作实际上是“十一五”期间引入到课题计划经费管理中,主要是在项目和项目课题群层面,将概算和立项工作紧密结合。在征集项目、凝练目标、分解任务,进行可行性论证时通过概算的申报和审批,将经费资源和项目目标的确定任务的分解,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论证,以及提高经费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际上,在一定层度上克服了我们以前经费的确定和任务分离的弊端,以及我们以前经费拍??(1540秒)形式,按照比例来切割经费的形式的弊端。从这几年的实践表明,加入概算的申报与审核对于我们科学地配置资源还是发挥积极作用,以后概算会越来越重要,到目前,概算只是在科技计划的项目中和课题群层面引入,以后可能会推进到项目和课题层面。

一、 概算的申报与审核程序

根据“863”、“973”、支撑计划有所不同。我们以“973”为例做简单的介绍:

1、“973”计划项目概算申报与审核程序

973”计划项目立项一般需要经过初评、复评、进入备选项目库和综合咨询等步骤。流程大概是这样,项目申报单位来组织编写项目概算,科技部对项目概算进行咨询评议,报财政部备案,那么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科技部评议结果,组织课题承担单位编制课题预算,审核汇总形成项目预算。预算实际是在概算的指导下编制形成的。

2、关于“863”的流程就不再具体地讲了,它虽然引进的环节和层面略有不同,程序流程基本相似。支撑计划也是如此,因为它组织的单位不同,评审的程序不同,所以概算的组织上略有差别,概算问题就不再深入讲了。

二、概算编报与咨询评议

1、概算编报的依据

1)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计划任务书)

2)相关政策制度,包括:

  ■ 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 《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

  ■ 国家其他财经制度规定

2、概算编报的主要内容

    项目概算申报书,包括:

  ■ 项目概算表,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表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概算表

  ■ 项目概算说明书

3、概算咨询评议的主要内容

  项目总概算与项目目标的匹配性

  项目总概算支出结构的合理性

  专项经费概算支出的合理性

  各任务概算与其目标的匹配性

  项目配套资金落实的可行性

  专项经费概算测算依据的充分性

  专项经费概算各科目支出的合理性

4、概算咨询评议的组织方式

项目概算咨询评议一般采用专家咨询会议形式,由科技部根据计划委托相关单位要求组织实施。主要程序包括评议委托或授权、专家组评议、评议意见形成与提交。

 

第三部分 预算申报与审批

预算是整个计划科技管理的核心,预算贯穿了整个经费管理的全过程。

一、   预算申报与审批程序

1、“973”计划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与审批程序

1)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课题承担单位编报预算,审核汇总形成项目预算

2)科技部、财政部组织对项目(课题)预算评估评审

3)科技部审核评估评审结果,报财政部批复

4)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课题承担单位填报预算书,审核汇总形成项目预算书

5)科技部审核签订预算书,下达预算、办理拨款

2、“863”计划课题预算申报与审批程序

863”和“973”基本程序是一致的,唯一不同是没有项目承担单位,领域办起到了项目承担单位的作用。

1)领域办或相关中心组织课题承担单位申报预算

2)科技部、财政部组织对课题预算评估评审。这个评估是由我们中心和风险中心来评审,来承担,主要以评估的形式来进行,有些由于时间的问题,可能采取评审的方式。

3)科技部审核评估评审结果,报财政部批复

4)领域办或相关中心组织课题承担单位填报预算书

5)科技部审核签订预算书,下达预算、办理拨款

3、支撑计划课题预算申报与审批程序

1)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课题预算申报

2)科技部、财政部组织对课题预算评估评审

3)科技部审核评估评审结果,报财政部批复

4)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课题承担单位编制预算书

5)科技部审核签订预算书,下达预算、办理拨款

二、预算编报

1、预算编报的依据,主要是两个:

1)项目(课题)计划任务书

2)相关政策制度,包括:

■ 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 《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

■ 国家其他财经制度规定

这里我突出谈一下这个问题,434号文和经费管理办法,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434号文是对经费管理办法的修订和补充,如果说434号中未提及的,经费管理办法说了,那么按照管理办法为准。如果434号文中有明确提出,明确修订的,按照434号文规定来。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修订的关系。

   2、预算编报的要求

1)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发挥各相关部门应有的职能,分工协作,共同编制完成。实际上预算编制很复杂,它涉及到一些关于课题技术上的问题,同时又反映政策上的需求,另外还有单位条件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课题组,一个研究人员都不可能准确合理地编制预算,它必须是发挥依托单位,承担单位各部门应有的职能、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编制预算,才能合理有效地完成预算编制工作。

2)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分别编制经费预算,课题承担单位审核汇总,在预算说明书中详细说明。课题承担单位不能代替课题合作单位编制预算,否则会造成很多隐患,因为课题合作单位无法使用这些经费,预算不是他编制的。

3)(多个)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相关单位间的资源共享,防止重复预算。资源共享,可以节省一部分不必要的开支

3、预算编报的主要内容

预算编报的内容是十二五经费改革的重要方面, “九五”期间确定了科技经费预算内容的基本框架。几个五期间,对编报内容有所调整,目的是保证经费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预算内容,使预算更为符合科学科研规律和特点,更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减轻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编制的负担。

“十二五”期间对项目(课题)预算编报的内容和表格进行了简化优化。

  ■ 调整经费开支范围:经费支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提高间接成本的补偿水平新设立绩效支出,对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实行绩效鼓励。间接经费的提出实际上是完善对承担单位管理服务成本的补偿机制,明确了补偿的渠道,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补偿的水平。间接经费按照分级补偿的方式进行,绩效支出的设立也体现了国家对创新劳动的承认。

  ■ 简化优化预算报表:取消“材料费”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两张明细表,其预算编制依据在预算说明中进行描述;将“设备费”表格中需要单独列示的购置或试制单台仪器设备的价值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

■ 课题预算申报书,包括:

  1)承诺书,希望大家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应当对预算编制的相关政策有所了解,对编制的预算能负起全部的责任。承诺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是一个契约关系,表明对预算书负责,是一种责任。

  2)课题预算表。经过优化后,有6个表格:

课题基本情况表

课题参加人员基本情况表

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表

设备费——购置/试制设备预算明细表

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明细表

承担单位研究经费支出预算明细表

  3)课题预算说明书,我重点强调一下,我们可能对课题预算说明书还不够重视。实际上预算说明书是这些明细表与任务相结合,进行说明。特别是编制的必要性和预算经费的经济合理性。预算说明书的填写经常会出现几个问题:1、预算说明书与预算表不一致。比如说设备费,表中写的是100w,预算说明书中是120w,这种说明书是无效的;2、说明的不够准确。说明书不是把预算表用文字的方式说明一遍。说明书是希望将预算表中的数字和预算的安排,和任务的关系,对经费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做一个说明。预算说明书是用来帮助评估、评审人员的,如果写的不好,有可能影响预算的评估评审工作。

  4)相关补充说明材料。包括大设备的报价表,配套资金的相关证明材料。

课题经费预算包括经费支出预算和经费来源预算。其中:经费支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经费来源分为获得的国家科技计划资助的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

(1)  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十一个支出科目。

下面对十一个支出科目的含义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个说明:

  1) 设备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购置,一个是试制,第三个是改造。在编报设备费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严格控制设备购置

■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都对高校科研条件提供大力改善。因此在专项经费中不宜大量开支设备费。

B、单价达到或超过10万元设备

■需要在设备费预算明细表中填列仪器设备清单,说明购置或试制的必要性,提供拟购置仪器设备三家以上代理商的报价单及其联系电话等详细资料。

(在国内找不到三家以上代理商的,要在预算说明书中给出必要的说明)

■达到或超过100万元的设备,填写大型设备申请书。(有些同志为了避免填写大型设备申请书,将一套大型设备化整为零,如果评估中发现,会予以退回。此类设备要考虑设备共享和利用率的问题。)

■达到或超过200万元的设备,要进行联合评议。(科技部平台中心,财政部)

C、单价10万元以下设备 (实验室通用小型设备)

■在设备费预算明细表中填写预算总数,并说明预算依据。

■原则上,专项经费不宜大量列支实验室必备的常规通用和办公设备。

(比如投影仪、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不予列支。这些可以通过设备服务的渠道购买,得到必要的支持。不要在专项经费中开支大量的小型设备,否则给人的感觉是实验室什么都没有,这也会在评审,评议中予以退回。仅用于任务的增加、远远增加或必要的淘汰)

D、设备租赁费

■设备租赁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租赁使用承担单位以外其他单位的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比如浙江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物理系租用化学系不予列支)

■使用属于承担单位支撑条件的设备不得在专项经费中列支设备租赁费。

E、实验室维修改造

■专项经费原则上不允许列支办公室、实验室的维修改造费。

(如果说有些同志购置大型,超大型设备,为了满足大型设备的安装来进行实验室改造的话,应该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必要性)

2)材料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在编报材料费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不可列支的材料

■原则上,不可以在专项经费中列支生产性材料、基建材料、大宗工业化原料。(除非这个专项的确有这个需求,如果列支了这个内容,必须在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 原则上,不可以在专项经费中列支普通办公材料。(比如打印纸,除非有些特殊的课题)

虽然材料费没有明细表了,但是材料费一贯是我们经费预算的大头,占30-40%的比比皆是,没有明细表之后,如何让评估评审更好地通过,这就需要我们在经费预算说明中下点功夫,把主要材料、大中材料进行详细点的说明书。另外大中材料和辅助材料之间的关系,比例之间的关系在说明书中给予说明,如果说明书中没有说好,那么将对材料费核减比较严重

3) 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如大学的测试中心,该单位具有独立核算的,其测试价格有依据的,那么内部单位应该也有相应的付费标准和付费原则。还有一个就是测试化验加工费和材料费要避免重复)

在编报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总费用在5万元以上

■ 需要在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明细表中填列测试化验加工清单,说明其与课题研究任务的相关性,选择的测试化验加工单位的理由以及次数、价格的测算依据等。

B、总费用在5万元以下

■在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明细表中填写预算总数,并说明预算依据。

4)燃料动力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相关大型仪器设备和课题研究任务的具有关系。第二是可以单独计量。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予以列支燃料动力费。一般来讲实验室日常的水电气不应该列支燃动费的,应该单位提供的管理费中支出)

在编报燃料动力费预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必要性及能否单独计量

■应考虑预算的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与课题研究任务的关系。

■预算的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运行时发生的水、电、气、燃料消耗等费用是否可以单独计量。

B、经济合理性

■应以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所运行实际时间,以及即期水、电、气、燃料等的实际价格为测算依据。(水电气的价格经常改变,应该是即期的价格为准)

5)差旅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在编报差旅费预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开支标准

■ 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06]313号)的相关规定执行。(请财务部门协同相关专家做好把关)

B、列支范围

■课题组成员因课题研究任务发生的差旅费用,参加与课题研究任务相关的国内学术会议的注册费、差旅费用可以列入差旅费预算,应说明与课题研究任务的相关性以及具体测算依据。

(非课题组成员不予以列支,否则审计将出问题;参加学术会议的注册费,也应该放入到差旅费中;差旅费应该用于课题本身研究需要的出差等活动中,参加一般的学术年会,关系不是很大的,我认为不宜大量列支)

C、科学考察

■只有课题任务中有科学考察内容的课题,可以在差旅费中列支科学考察费。

(科学考察费跟国家普通的差旅开支标准可能会不一样)

6)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在编报会议费预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开支标准

■ 会议费标准应当按照《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国管财[2006]426号)以及《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开支标准的通知》(国管财[2008]33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B、列支范围

■课题组举办的与课题任务有关的会议(如咨询会、交流会、验收会等)支出可列入会议费预算,但应合理安排会议内容与数量。

■课题承担单位发起举办的一般性学术会议,原则上不应由课题专项经费列支。(比如纪念会、一般的年会、行业会议不宜列支)

■应说明拟举办会议主要内容、规模、开支标准等测算依据。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在编报国际合作与交流费预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开支标准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中课题研究人员出国标准应按照《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财行[2001]73号)的相关规定执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开支标准应参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B、开支范围

■开展与课题研究任务密切相关的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可以列入国际合作与交流费预算(如往返机票、食宿、会议注册费等)。应说明与课题研究任务的相关性以及测算依据。

(我们所指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指深入地参与一些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一般的出国,比如顺访公司、建立关系,以及参加课题研究不相关的国际会议、展览会原则上不予列支)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在编报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预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相关性

■应说明每项支出与研究任务的相关性、测算依据(如论文或专著的出版数量、专利申请数量等)等。

(这里的申请数量应与任务书中的数量大致相等,如任务书中预定10篇,而你列出100篇,那么差距过大,所以不应与任务书中的数量差距过大;另外专利的保护费用原则上不予列支;

B、不可列支

■原则上,购买通用性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日常手机和办公固定电话通讯费,专利维护费、研究生论文答辩费等,不得列入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预算。(这里的通讯费是指特殊的通讯费,比如因研究需要进行的大量数据传递,是支持的范畴)

9)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研发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博士后等)和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在编报劳务费预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开支范围

■有工资性收入的课题参加人员不得发放劳务费。

■临时聘用人员主要指在课题研究周期内专门为该课题聘用的人员,单位长期聘用的或者签有长期劳务合同的人员不属于劳务费支持范围。

B、详细说明

■应说明没有工资收入的相关人员和临时人员在课题研究开发中承担的任务,以及投入本课题的全时工作时间和劳务费发放标准。

■注意数据一致性。(在任务书中和预算表中都列入了相关人员的投入量,两者应该基本一致)

C、经济合理

■应当根据项目(课题)的实际需求,参考劳务费平均水平、职称、职务级别以及在课题研究中实际的工作量等多方面因素,如实编报劳务费预算。

10)专家咨询费:是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在编报专家咨询费预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会议形式支付标准

■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人天的标准执行。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400/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300/人天执行。

B、通讯形式支付标准

■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人次的标准执行。

C、不得支付

■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该计划及项目、课题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

11)其他支出:是指课题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其他支出应该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编报其他支出预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不得填列

■不能填列课题实施前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奖励支出以及不可预见费。(如课题论证费不得支出)

B、支出内容要求

■支出内容不应与前述预算科目的支出内容重复列支。

■支出内容要与课题任务密切相关,且应说明其相关性、必要性并详细列示测算依据

C、培训费

■只有承担技术成果应用推广任务的课题,可以在其他支出中列支培训费。

 

2)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

■ 间接费用核定标准:间接费用使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课题专项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体比例如下:

5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不超过20%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3%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0%

(它是以课题为单位提取的,比如说1000w的课题,有两个承担单位,每家承担500w,那么间接费的提法是以1000w为标准来提1%间接费,而不是说以两个500w来提20%,具体怎么分配,单位之间协商解决)

  ■ 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的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是间接费用的组成部分。绩效支出不得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

(如何来具体地列支绩效支出,没有明确规定,课题承担单位应制定绩效支出的分配方法,学校应该制定一个统一的方法来分配绩效支出)

(2)  自筹经费:是指专项经费以外的各种渠道来源的货币资金,包括:其他财政拨款、单位自有货币资金和其他渠道货币资金。(应该说明的是货币资金,比如有些单位用设备来充抵自筹,以房屋基本建设来充抵自筹,是不符合自筹经费的规定的)

   ■ 自筹经费应该按照预算申报书中规定格式提供出资证明。原则上,谁出资谁证明,并应说明经费的来源、金额及具体用途等。

4、预算编报注意事项

1)经费支出预算中,直接费用各科目均无固定比例限制。

2)课题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的研究经费支出预算都应填入预算表6中,作为执行过程中的拨款依据。

3)课题承诺的自筹经费应当真实配套并落实到位。

(现在据我了解,973的一些课题没有规定一定要配套,但是如果承诺了配套,应该要保证落实到位)

三、预算评估评审

从“973”开始逐渐推广到“863”、支撑,科技部所有的科技计划都要经过预算评估评审。现在实践表明预算评估评审是现行最有效的保证经费合理、有效、科学使用经费的手段。

1、开展预算评估评审的意义和目的

1)促进经费管理与课题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科技经费配置与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预算评估评审主要任务是对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评估评审结果为预算安排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主要还是通过评估的形式来进行)

2、预算评估评审的程序

(另外我们在评估方法上,采取了专家咨询、市场调研、也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预算、结算数据库。实际上这个库里包括所有的各个领域的经费、课题经费预算情况、决算情况。通过这些经费的预算、决算情况,对973863等主要研究领域的经费支出特点、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你们报了预算以后,经过库里的分析,基本上能判断这里有哪些东西是违背了基本的公认的标准和公认常识,再通过专家咨询的形式做些重点评估。我们还有案例库,记录了著名科学家承担的“863”、“973”具体的预算案例,这些案例对我们评估评审起到了相当的帮助。我们用判例来判断相似的项目。我们既有数据的支持,也有案例的支持,另外还有专家的支持。目前科学的评估预算的条件已经基本建立,不太完善的地方也日趋成熟,日趋合理。)

3、逐步建立完善沟通反馈机制

(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期间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应加强与承担单位、申报单位的沟通,加强反馈环节,包括过程反馈和结果反馈)

  ■ 评估过程的反馈:评估机构在完成基本评估,形成初步结果后,通过书面或电子通讯等形式,向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反馈需要重点解释说明的问题。

  ■ 评估结果的反馈:评估完成后将把最终评估结果,包括每一个预算科目的明细核减情况,及时反馈给组织部门和项目(课题)承担单位。

(目前的评估还是大多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但是预算说明书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情况。因此,“十二五”期间评估结果初步形成之后,要加强与课题组的沟通,给大家二次解释的机会。这样通过沟通,能够使我们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最后我们要把结果反馈给大家,如果大家对结果持有异议,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申诉。)

四、预算书的签订和资金拨付

1、预算书的签订

以前是没有签订环节的,预算申报书经过评估评审以后,就作为最后的依据了,包括财务审查的依据。现在预算书申报以后有签订的环节。

1)项目(课题)预算书是作为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与项目任务书一样,是有法律效应的。

2)预算书填报注意事项

  ■ 严格按照科技部核批的预算内容进行填写。

  ■ 课题合作单位应与预算申报书保持一致。

(签订程序略)

2、资金拨付

科技部想尽各种办法来使经费早日到位,比如采取了提前预算,明年的课题,今年做预算。另外在拨付的时候也采取人大提前预拨,年中争取把大部分(经费)都拨付下去。经费到位迟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主要是为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科研环境,保证大家科技任务的完成。

上面,我们对预算以及科技项目概算、预算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包括程序、评议、审批等环节作了一些介绍,希望能对大家编制科技计划经费,课题经费预算能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谢谢大家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