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毛泽东故居在威海路583弄(原公共租界慕尔鸣路甲秀里)。是一幢二楼二底、砖木结构、坐南朝北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这幢楼的七号,就是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在1924年2月至年底住过的地方,这里现已 建成毛泽东旧居陈列馆, 1920年5月5日,毛泽东率领“湖南驱张请愿团”来沪,信在哈同路民厚里29号(今安义路63号),时间达两个多月。 民厚里29号是一幢两层楼砖木结构的房子。毛泽东和随同来沪的15岁的张文亮住在前楼下房。1999年12月26日起对社会开放。介绍了1924年2月至年底毛泽东在上海期间的工作、生活。
图注:上海毛泽东故居
我们仔细看完了全部展览空间,还读了多媒体的自助式阅读介绍。由于是他人的民宅,蔡和森只是租住,所以没有留下实物,展品都是影印的文字和照片资料。
进入大门,迎面是一组塑像迎接着你。这是毛泽东一家人在竹林下小憩的情景,看到青年毛泽东和杨开慧一家的雕塑像:青年毛泽东坐在藤椅上,右手拿着一份报子,夫人杨开慧抱着年幼的岸青站立在毛泽东身旁。年长的岸英调皮的望着父亲,那个情景深深地感染着前来参观的人,人们总要站在这里静静地看上几眼,感受一下毛泽东一家人幸福的时刻。
离开塑像向右转,就来到了毛泽东和夫人曾经住过的地方。我们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纪念馆。依次从一楼到二楼的各个展馆进行了参观。一楼展厅为主题陈列室,介绍了1924年2月至年底毛泽东在上海期间的工作、生活。此处是他第9次来上海时居住的地方,不仅是他住得最长的一次,也是最富家庭生活气息的一次。二楼有两个展览区:其一是“毛泽东在上海”专题展览,以及蔡和森、向警予专题陈列室,大量的实物、模型和场景,使展览形式新颖、凸显个性。其二是“毛岸英遗物”专题展览区,收集了毛岸英烈士生前的许多生活用品。
图注:认真参观中
今天参观的人不多,能够进来看的,都是怀着虔诚和认真的态度的。参观人少,就使故居有了庄严感,给参观者带来遐想。今天的参观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各展区的介绍,更让人敬佩的是毛泽东一家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至今让人赞叹。虽然伟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机械系赴上海暑期社会实践支队
机械系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20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