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广大青年必须始终投身人民伟大实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广大青年一定要对党在国家建立、经济建设起到的重大历史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年的暑期社会社会实践中,我系团委按照校团委进一步深化我校“红色寻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示,组织了以“走访红色基地、重温党的历程”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广大同学积极响应,分别成立了赴山东青岛、湖南长沙、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江苏南京、浙江嘉兴等地的实践队伍,以下是对几支队伍的报道。
体味青岛民情,寻找北海舰队——记机械系赴山东青岛暑期社会实践
2012年7月5日,浙江大学机械系赴山东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到达了山东青岛,尽管漫长的旅途使大家身心疲惫,但是青岛美丽的海滩风光,好客的青岛人民让大家心情焕然一新。在旅馆中短暂的休整以后,我们一行人正式开始踏上参观海军博物馆的行程。
进入海军博物馆之后,在我们的左侧是各式各样退役的战斗机。看到这些战斗机,激起了我们澎湃的爱国之心。使我们从心底希望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一个拥有强大国防力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观完空军展区之后,我们来到了停放退役军舰及潜艇的展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庞大的军舰和布满沧桑感的潜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年它们在海上进行巡航任务和保卫国家安全的雄姿!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肩负在自己身上的重任。
接着,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探索军舰奥秘之旅。在军舰的甲板上,我们看到了威武的舰炮。沿着军舰两侧向后行走,两大排导弹发射架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此刻,我们仿佛能够听到导弹呼啸而出的声响。
图注:山东青岛海军博物馆中的船舰
最后,我们揭开了神秘潜艇的奥妙。潜艇光滑而黝黑的外壁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光辉历史和不朽功绩。我们从舰尾登上了潜艇,走过了舰桥,开始了对潜艇内部的探索。我们小心翼翼的从窄小的舱门进入了神秘的潜艇内部。潜艇内部空间十分狭小,穿梭较为困难,这使我们可以想象到,作为一名潜艇兵,长年累月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并执行相应保卫国家安全的任务,是多么的不易和勇敢。
此次参观海军历史博物馆的行程,燃起了我们的爱国之心,激发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我们充分的认识到肩负在自己身上保卫国家安全和荣誉的重任。尽管我们冒着大雨,但这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大家的参观热情。这样富有爱国之情的参观,让我们收获颇丰。
探求湖南革命史,体味英雄烈士情——记机械系赴湖南长沙暑期社会实践
2012年7月16日,浙江大学机械系赴湖南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到达了湖南长沙,虽然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硬座让心情高昂的我们身体很是疲惫,但是湘地美丽的风光,独特的风土人情,意义重大的革命纪念地还是让大家心情一震。在旅馆中短暂的休整以后,我们一行人正式开始红色基地的寻访活动。第一天我们要寻访岳麓山以及其周围的红色景区。
第一站是长衡地区受降会场旧址,即抗日战争第九战区。建筑物默默静立,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苦难,也证明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胜利,如今我们来到这里,不仅想到毛主席的诗词——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我们来到了历史的面前,要开始负担起中国的重责。
沿着山路向上,我们来到了岳麓书院,这个依山而建的书院,不仅在古代的学术、政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中国近代的革命过程也占有重要的作用,在其中有毛泽东同志曾经生活过的故居,令人惊异的简朴之中,有着令人感动的精神。
在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先辈曾经经常探讨国家大事、迸发先进思想的爱晚亭前,在阵阵夏雨中我们一行人情不自禁地高唱起了浙大校歌,“……昔言求是,实启而求真……”,展现了浙大学子的独特风采,引来了路人的驻足聆听,一曲终路人与唱者皆是意犹未尽!
尽管攀登岳麓山比较辛苦,但是沿途我们看到了许多烈士的墓碑,埋葬着为了中国胜利奋斗不息直到生命终止的革命前辈,刘道一烈士和他的夫人沉睡在层林中,简朴的坟墓旁只有风过之声,但是却引起了我们无限的尊敬和哀思,在他们的墓前,我们不禁默默思考,人生的意义在何处,也明白了自己的前路和方向。
次日,我们来到韶山,参观这个毛主席成长的地方,第一次来到这个曾经只在课本上看到这个地方,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宗祠和纪念馆。毛主席的故居依山傍水,人杰地灵,门前的水塘荷花开得正好,即使下着小雨,但是被细雨洗刷过得景色更加的秀美。
毛主席的故居非常简朴,但是简朴中透着一种书卷气。从毛主席的故居出来,经过了一个庄严的走廊,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来人往,大家都是怀着尊敬的心情来到这里,很多人在铜像面前鞠躬,大家一个接着一个,在主席铜像面前敬献花圈。我们看着主席的铜像矗立,不禁感到了主席的领袖魅力,而在参观完毛主席纪念馆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增加。
图注:在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前合影
毛泽东宗祠被休整之后,安排在了毛泽东铜像的旁边,毛氏宗祠和毛泽东纪念馆几种展现了毛主席和韶山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伟人的成长之路,给了我们莫大的启迪。
从韶山回来的路上,一群来自天津的游客在探讨一天的行程,他们总结道,毛主席真的是现在幸福生活的缔造者。身为学生的我们,也深刻感到,我们要继承革命者的精神,为建设国家做出贡献。
探访延安历史,追寻党的征途——记机械系赴陕西延安暑期社会实践
2012年7月27号,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赴延安社会实践团队展开了在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天上午,我们一行参观了王家坪革命旧址。在参观途中,同学们细心听取讲解员关于旧址中各个景点的讲解,在图片文字展览区同学们也细心浏览,相互交流新的认识,并进行拍照留念。参观完旧址后,同学们对抗战时期革命老区里人民的生活状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当天下午,团队一行11人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首先,同学们跟随讲解员参观了革命纪念馆的整个展厅,在展厅中亲眼见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书籍、武器、日常用品等,并通过展板图片等丰富的内容,同学们对抗战时期延安革命老区的一系列变化也有了整体的了解。与此同时,为了充分实现本次社会实践的意义与目的,我们在经得场馆负责人的同意后在馆内发放了我们前期制作的调查问卷,当场回收,在日后的总结中将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做出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
图注: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合影
为了宣传浙江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同时了解延安纪念馆场馆建设经营,我们与场馆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人数呈递增趋势,并且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而且中以小学、中学、大学集体为单位的参观活动数目也在逐渐增长着,说明延安红色精神保持着很好的发展势头。在最后我们团队的部分成员与场馆负责人进行合影留念,并留下了联系方式,这样为以后的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在离开纪念馆后,在广场上上遇到了武汉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两队同学相互交流并合影留念。
经过一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虽然十分疲惫,但是他们心灵上的收获是颇丰的,他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延安,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生活、战斗过的场景,因此今天的所见所感填补了他们内心中的空白,让他们对延安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体会。
游遵义会址,温红色记忆——记机械系赴贵州遵义暑期社会实践
2012年7月29日下午,我们一行21人抵达了浙江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首站——红色革命纪念地遵义会议会址,这里是具有历史转折点之称的遵义会议召开地点,位于遵义子尹路,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庄严的会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铜塑的雕像,其中毛主席扬起的手臂,坚毅的眼神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历史性的一刻,为之后的参观奠定了肃穆的氛围。伴随着一幅幅生动的油画,一组组真实的图片,一件件独特的实物,一幕幕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们渐渐穿越了70年的历史烟云,将我们带到了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危急关头——1935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遵义,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展馆还播放了毛主席英明指导下的四渡赤水的宣传视频,让我们更真实的领会了当时紧张的局势,以及毛主席的正确策略,不得不为之而赞叹。
图注:在贵州遵义毛泽东故居前合影
在结束展馆参观后,我们还采访了为我们带队的解说员,更深入的了解了展馆的基本情况以及红色旅游的相关信息和意义。解说员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展馆的历史和现状,对这个工作的理解,以及从她的角度说理解的红色旅游,令我们感触颇深。
除了参观遵义会址会馆以外,我们还参观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进驻遵义后,总政治部机关设在老城杨柳街的天主教堂内。天主教堂建于清同治五年(1867年),由经堂和学堂两大部分组成。经堂位于整组建筑北端,系罗马式伞形状拱顶建筑,室内空斗、砖墙栗色木柱、穿斗屋架,纵深四排32根高达7米以上的圆柱支撑、巍峨庄重,堂皇富丽。正中央的毛主席铜像庄严肃穆,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了当时遵义民众接受革命思想熏陶的情形。
毛泽东故居也是我们今天所参观的又一革命圣地,青黑的砖瓦沉淀了历史的气息,红色的棱柱承载着革命的记忆。毛主席的故居陈列了毛主席在遵义的生活点滴,让我们更亲近了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巨人。我们更是不可抑制的在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的铜像前合影记录我们游览的足迹。
三个革命历史纪念地的游览和参观,让我们重温了那段红军的艰苦岁月,让我们更为了解我们所不了解的红军、遵义。红军的历史在遵义得以转折,而我们,也将这次红色之旅视为我们的转折,我们对于红军,对于党的历史的认识的转折。
青岛海军博物馆、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贵州遵义会址、南京雨花台、浙江嘉兴南湖……所有实践队员在每一处旧址无不感到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和伟大,无不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共青团员而自豪。走访红色基地,重温党的历程,给予了他们心中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奋斗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无疑成为了他们这个暑假最宝贵的收获。
机械工程学系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