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追寻·实践成才”暑期社会实践】薪火相传 求是长存浙大机械学子走访校友行之访问华东电力设计院李儒鹏校友和罗建松校友

时间:2012-07-12浏览:798设置

 

活动简介
浙江大学刚经历过115周年华诞,同时新浙江大学成立了14周年。如今,浙江大学已拥有50多万宝贵的校友资源。2012年,是新浙大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新旧交接的年份,浙江大学以及海内外各界校友们都正在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奋斗。走访校友行活动,旨在增强在校大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增进在校大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为在校学生与广大校友之间的交流互动搭建桥梁,传递母校牵念,弘扬求是精神,凝聚求是力量。通过对企业中知名校友的访问,了解校友的求职和工作经历,对在校学生做好应聘准备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为校友行活动的分支,机械系团委组织了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走访军工企业校友的活动。研究生2011级机电2班暑期社会实践团——求是者联盟小分队选择了走访上海地区军工企业的校友,第三天采访的校友是李儒鹏校友和罗建松校友。
校友介绍:
李儒鹏校友
196599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现杭州市余杭区),19867月毕业于浙大热物理系电厂热能专业,现就职于华东电力设计院,20032月开始担任设计总工程师职务,20093月开始担任副总工程师兼设计总工程师职务,200612月被评定为中国电力顾问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
 
图注:李儒鹏校友
罗建松校友
2007年热能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就职于华东电力设计院机务处。
采访记录:
顶着炎炎烈日,小分队于71日下午1点半,到达华东电力设计院。罗建松学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将采访地点定在了公司会议室。在会议室,我们见到了李儒鹏学长,接着开始了我们正式的采访过程。
李学长说,今天是党的生日,在党的生日这天见到母校的师弟们感到非常地高兴,也非常欢迎师弟们的到来。
当问到如何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走到现在的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岗位时,李学长的思绪慢慢展开,并将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娓娓道来。学长1986年浙大毕业,毕业后考研到当时的南京工学院(现更名为东南大学)继续深造,硕士毕业后到上海理工大学读了一年的博士,之后分配到华东电力设计院。当时在设计院工作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很少,李学长作为华东院机务处第一位高学历者,面对学历和实际工作的“反差”。李学长有一些特别的感想,他认为,这种“反差”在某种条件下,实际是一种优势,一方面,设计院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刚从学校毕业大学生,不管他的学历有多高,但在实践经验面前,是需要从零开始,另一方面,所掌握的扎实理论基础,只要能踏实肯干,定会更有效、更快地获得实践经验,其中最重要、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到基层、到一线认真锻炼、勤奋工作,悉心向同事门学习,善于应用、不断总结。李学长一到华东院,从思想上,他非常热爱电力设计事业,并深深地为自己是一名电力设计工作者而感到骄傲,行动上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力设计具体工作中,他在机务一科从最基本的施工图设计学起、做起,抓住每一次到现场锻炼的机会,脚踏实地、认真钻研,团结协作,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都不断提高。19992月,国家九五重点工程“秦山核电三期工程”正处于建设的关键阶段,各参建单位选拔了一些代表参与机组调试工作,李学长就是华东院代表之一,由于该项目的调试由外方(加拿大AECL及美国Bechtel)全权负责,调试各级主管领导由外方为主确定,经过外方的面试和笔试,李学长担任秦山核电三期工程调试中方副主管,经过两年多的秦山核电三期第一线调试锻炼,李学长不仅在理论基础方面更为扎实,在实践经验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回到设计院后,李学长被提为设计总工程师,在这个位置上,学长一干就是10年,20093月,又被光荣地选拔为副总工程师岗位,李学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电力事业、核电事业做出非常大的成绩,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但他勤奋努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没有变,每当谈到他的成绩时,李学长态度总是非常谦虚,也非常坦然。他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注:李儒鹏校友与采访同学交谈
在谈到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时,李学长充满信心地对我们讲,随着传统能源像煤炭、石油等的消耗,未来的能源供应更倾向于核电、太阳能、风能这些新型能源,我国的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1.4%,这与世界的平均水平16%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发达国家美国(约19.3%)、日本(约29.3%)、法国(约78.5%)、英国(约19.9%)、西班牙(约19.6%)、加拿大(约14.6%)、俄罗斯(约15.8%)、乌克兰(约48.5%)差距更大。因此,发展核电从长远来说,仍然是我国的能源发展的方向和国家战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学长也鼓励我们有机会加入国企,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民族的事业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事业发展放的更长远些,也欢迎今后一起从事核电事业。
当问到大学生如果在国企、外企和民企之间做出选择时,学长说,做出这个选择之前,必须要对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有清楚的认识。国企相对来讲,发展比较平稳,国家投入也多,但个人发展比较缓慢,因此选择国企后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外企发展较快一些,可以学习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但在现实中,从国企跳槽到外企,一般成功率较高,但从外企跳槽到国企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
在业余生活方面,李学长平时喜欢结合工作和生活,写点生活的感受和体会。这让队员们既羡慕,更受到鼓励。学长说,业余生活中,应该多接触一些人文科学类的书籍,也要根据兴趣爱好发展一些特长,这些将给你的生活增添很多乐趣。
对李学长的访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李学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华东电力设计院的展厅,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设计院的发展历程。然后,我们团队与李学长和罗建松学长进行了合影,并向学长们赠送了我们准备好的浙大纪念品。活动结束后,李学长匆匆地上了出租车赶飞机出差,可以看出李学长挤出了宝贵的时间和我们分享他的丰富经历。
 
图注:李儒鹏校友带领采访同学参观设计院展厅
接下来,我们又对罗学长进行了简单的访谈。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罗学长讲我们应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且正确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很重要。谈到找工作的时候,罗学长认为应该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确定工作地点和工作单位等,然后要有的放矢,要有侧重性的准备简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罗学长告诉我们设计院的工作氛围很好,工作上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问老同志,罗学长欢迎师弟和师妹到华东电力设计院工作。
在结束了对罗学长的访谈后,罗学长和我们队员一起前往地铁站,分开前我们一直在亲切地交谈。
 
图注:李儒鹏校友和罗建松校友与采访同学合影留念
 
采访:何志强,朱本正,吴海杰,靳兴来
   文:朱本正,摄影:吴海杰       
            机械系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2012年7月12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