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生物设计与制造BDM ,作者生物设计与制造
论文导读、领域资讯
2025年4月19–20日,“2025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工程分会年会”(2025全国生物制造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25家单位的生物制造领域顶尖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共计450余人前来参会,共同交流生物制造领域的技术前沿与发展图景。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国力竞争的关键,生物制造作为新兴的前沿领域,正受到各国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制造是一门融合工程、材料、信息和生命科学的新兴学科,对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相关产业安全有着重大意义,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争之地。我国高度重视医工交叉,尤其是生物制造领域的发展,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举办了众多学术会议,并部署了一批科研项目,这充分凸显了生物制造作为科技战略高地的重要性。
大会首日:院士专家齐聚,共话中国生物制造未来
4月19日本次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本届大会执行主席贺永教授主持,大会主席杨华勇院士感谢与会各位生物制造领域专家的到来,并指出生物制造既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又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未来大有发展前景。大会的共同主席清华大学孙伟教授感谢了本次大会的主办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所做出的努力。紧接着“‘生物制造’系列丛书”举行了签约和受聘仪式,该丛书由杨华勇院士担任丛书主编,贺永教授担任丛书执行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吴晨董事长为杨华勇院士颁发了主编聘书。
大会全景
贺永教授主持开幕式
杨华勇院士致辞
孙伟教授致辞
吴晨董事长致辞
吴晨董事长与杨华勇院士签订“中国创新医学与医工交叉出版工程·生物制造系列”丛书出版合作协议,并为杨华勇院士颁发丛书主编聘书。
吴晨董事长与杨华勇院士签约
吴晨董事长为丛书主编杨华勇院士颁发聘书
上午的大会报告首先是重量级的院士报告,第一位登场的是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的谭蔚泓院士,他带来的报告题目是“分子基元:智慧生物制造”,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可编程功能活性分子即所谓的分子基元的定义及其设计与模块化合成方法,并且讲述了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冷劲松院士,他的报告题目是“智能材料、4D打印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他为我们讲述了智能材料及其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第三位报告人是大会主席杨华勇院士,他的报告题目是“生物制造的创新与探索”,对于生物制造及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报告了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生物制造领域的探索与最新进展。上午的最后一个报告来自国际生物制造协会创始主席清华大学孙伟教授,他带来了名为“生物制造医工交叉的探索与思考”的报告,全面回顾了生物制造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目前生物制造领域还面临的难题。
谭蔚泓院士进行大会报告
冷劲松院士进行大会报告
杨华勇院士进行大会报告
孙伟教授进行大会报告
济济一堂的参会者
中午趁着午餐时间还进行了《生物设计与制造》(BDM)期刊编委AE会议,BDM编辑部主任张月红老师主持了会议,编辑部学科副主任马梁首先向参会的编委AE们简单介绍了BDM期刊2024年度的编委工作,编辑部出版副主任缪弈洲接着介绍了BDM一年来的数据情况,紧接着与会编委AE们讨论了BDM期刊2025年的几大发展方向,一是要建立起一支年轻的青年学科编辑队伍,吸引一批新鲜血液加入到BDM期刊大家庭中来;其次要紧抓热点,推出AI与生物制造专辑。最后BDM主编杨华勇院士感谢了各位编委AE长期以来对期刊的信任和支持,并且希望期刊能在2025年取得更大的成功。
BDM编委AE会现场
下午的报告共有7个分会场,分别为:分会场1“生物3D打印工艺与装备”专题;分会场2“生物墨水研发及应用”专题;分会场3“仿生设计与制造”专题;分会场4类“器官与器官芯片”专题;分会场5“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专题;分会场6“生物电子”专题;分会场7“顶刊论坛”专题。各个分会场都是人头攒动,各位专家学者及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和讨论,共享这一学术盛宴。
参会全体浙大生物制造团队师生合影
会议之后进行了餐叙。机械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兵教授感谢了远道而来的参会者们,并且表示生物制造是学院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在杨院士的带领下,在各位老师同学齐心协力下,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兵教授致辞
大会次日:精彩继续,不舍离别
4月20日的大会同样精彩,贺永教授主持了上半场的大会报告。第一个报告是来自中国类器官与器官芯片领域的权威专家,东南大学的顾忠泽教授,他的报告题目为“人体器官芯片的制造与测量”,报告全面回顾了中国器官芯片领域的发展,并且为未来器官芯片的应用指明了方向;第二位报告人是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的王钻开教授,他的报告题目为“仿生制造”为我们讲述了师法自然的仿生设计与制造的奇妙世界;第三位大会报告人是来自四川大学的王云兵教授,他的报告题目为“心脏疾病治疗微创介入器械创新研发”,从自身独特的经历入手,为我们讲述了科研与产业化如何实现完美的融合。
顾忠泽教授进行大会报告
王钻开教授进行大会报告
王云兵教授进行大会报告
下半场的大会报告由王云兵教授来主持,第一位报告人为来自吉林大学的韩志武教授,他带来了“生物感知原理与仿生感知理论及技术应用”的报告,系统讲述了如何从蝎子等自然生物得到灵感来开发相应的仿生感知元器件;第二个报告是来自香港大学的张立教授,他的报告名为“医用磁控微型机器人:从个体、模块化设计到集群”,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述了微纳磁性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其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最后的压轴报告来自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浙江大学贺永教授,他的报告题目为“生物3D打印:从器官模型构建到器官体外再造”,全景式地汇报了他这十几年来在器官体外再造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对生物制造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
韩志武教授进行大会报告
张立教授进行大会报告
贺永教授进行大会报告
下午的分会场报告与前一天相比还是7个分会场,只是将结束了的“顶刊论坛”替换成了“生物医学机器人”专题。
之后进行了本次大会的闭幕式,大会主席孙伟教授在闭幕式上讲话,首先祝贺了本次大会的圆满举行,感谢了浙大会务组全体师生的热情与努力,并且提出下一届全国生物制造大会将会在2027年回到北京举办,并且有望与2027年的世界生物制造年会(Biofabrication2027)一同举办。
孙伟教授进行总结发言
本次大会共安排大会报告10场,分会场报告203场,海报交流35篇,吸引了来自125个单位的450余人参会,大家在两天的紧张会议中充分享受了知识与技术带来的冲击与快乐,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为中国生物制造领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字 马梁
关于本刊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中文名《生物设计与制造》),简称BDM,是浙江大学主办的专业英文双月刊,主编杨华勇院士、崔占峰院士,2018年新创,2019年被SCI-E等库检索,2023年起改为双月刊,年末升入《2023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医学一区;2025再次入选医学大类一区Top期刊,同时在工程、生物医学小类也升至一区。2024年公布的最新影响因子为8.1,位列JCR的Q1区,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