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ICFP 2025圆满落幕:汇聚全球智慧,共绘流体动力新未来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25年04月23日 09:27
图片
图片

2025年4月14日至16日,第十一届流体传动及控制国际会议(ICFP 2025)在杭州隆重举行。本届会议以“流体动力:高效、可靠、环保”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的顶尖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556人参会,共探流体动力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未来蓝图。

首日启幕:共聚杭州,共启未来

 4月14日,与会嘉宾陆续报到并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参观活动。作为会议序章,参会者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室的先进设备与创新成果,直观感受流体动力技术的科研实力与应用潜力,为后续议程奠定了交流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次日盛况:前沿碰撞,洞见未来

4月15日,会议进入核心议程。全球顶尖学者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与低碳化展开深度对话。

图片

杨华勇院士系统阐释数字液压在工程机械中的突破性应用,揭示大数据模型优化系统性能的潜力。

图片

Katharina Schmitz教授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对节能与可靠性的革新价值,强调数据安全与模型精度的重要性。

图片

Steffen Haack博士分享AI驱动液压系统智能升级的实践案例,展望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广阔前景。

图片

Tatiana Minav教授回溯移动液压发展史,指出电驱方案将引领行业低碳转型。

图片

下午九个分会场聚焦移动液压、电动化、工业液压、液压泵、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噪声与振动、建模与仿真、气动技术、系统应用等热点议题进行专题报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晚上举行ICFP会议40周年纪念晚宴,在现场的杨华勇教授、焦宗夏教授、杜旭东先生以及线上的Andrew Plummer教授、Hubertus Murrenhoff教授分别致辞祝贺ICFP会议40周年,以及对流体动力技术的未来做出美好展望!

ICFP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位赞助商的大力支持,晚宴上对各位赞助商进行颁奖。

图片
图片

 收官日升华:深化探索,共谋发展

4月16日,高端论坛与专题研讨进一步深化技术探索。徐兵教授展示浙江大学在液压元件摩擦学、工业CT无损检测、轻量化材料(如非金属替代与增材制造)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电静液作动器(EHA)与重型液压机械臂控制技术引发广泛关注。

图片

 Marcus Geimer教授结合气候变化与数字化转型趋势,提出机器学习优化系统可靠性的战略路径,为行业应对复杂挑战指明方向。

图片

Mark Krieg博士与陈永伯博士解析工业液压全球化挑战,分享博世力士乐在定制化开发中的实践经验,助力企业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

图片
图片

王少萍教授展望智能交通新范式,涵盖水下航行器、外骨骼机器人及无人机群等前沿领域,为智能交通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参考。

图片

下午分会场内容涵盖控制功能、集成性和轻量化、摩擦与密封、机器人、液压阀、流体与污染、传感器与执行器、水液压以及特殊流体控制9大主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大会将收录的126篇论文进行多轮遴选,最终选出最佳论文入围奖10篇,其中ICFP 2025最佳论文1篇,GFPS 2025最佳论文1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议收官之日,首次开放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学术冷餐会。与会代表在轻松氛围中,围绕液压泵、液压阀等核心设备展开深度交流,以“香槟与数据共舞”的独特形式,打破学术与社交壁垒,激发创新灵感。

成果与展望

三天会议共举办120余场报告,覆盖数字孪生、AI驱动、低碳转型等核心议题,学术与产业深度交融,为全球流体动力领域注入强劲动能。ICFP 2025不仅搭建了跨国界、跨领域的高效对话平台,更以创新视野与务实成果,为行业迈向高效、可靠、环保的新高度指明方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未来已来,流体动力技术将持续革新,驱动全球工业迈向更可持续的明天!

图片

来源: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重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